欢迎光临贵州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安溪山都村:以生态之笔绘就乡村振兴好景图

环境好不好,鸟儿最知道。鸟类就是一个地方环境优劣的“生态试纸”。近日,两只绿翅鸭“现身”安溪县湖头镇山都村石钟溪至水尾桥段附近。冬日暖阳下,两只可爱的小生灵悠闲嬉戏的画面,为山都村地标——三安幸福小镇增添了一道不可多得的靓丽风景。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山都村的三安幸福小镇,处处能感受乡村振兴的新变化、新气象。延续闽南传统建筑特色的新民居,全面拓宽的村庄道路,路两旁树木枝叶葳蕤、郁郁葱葱,经过整治的石钟溪沿溪土路已铺上了石板条,清澈的溪水可见鱼儿游动。放眼望去,现在的山都村,山、水、田、林、宅等相互衬托,营造出“小桥流水人家”的现代田园意境。

山都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让当地人生活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还成为了撬动当地振兴发展的“源动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湖头镇开展乡村振兴整镇推进以来,作为一个现代化小城镇建设的先行示范村,山都村就地取材,延续了原有乡村空间格局,通过对道路、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住宅及庭院、景观等人居环境的整治,将山都村打造成一个生态优美、村容整洁,设施完善、低碳环保,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新型现代化农村样板。在发展研学生态旅游方面,山都村采取柔性引入机制,从山都村的研学点等资源优势为切入点,从“面子”走向“里子”,深挖食、住、行整条产业链,如:组建家庭旅馆;在山体延伸方向种植高大乔木,形成五阆山森林群落向村落延伸的纵向林带;在阶梯状茶园横向种植开花乔木和芳香类灌木,形成鱼鳞状田间花树带。如今,山都村还将结合茶农劳作、田间休憩和生态观光,建设田间休息亭和甬道,以石钟溪生态观光带动研学生态旅游,以田园茶园和传统村落为载体,以农业为支撑,以休闲业为亮点,以产业为补充,切实做到了生态、生活、生产三个切面通盘考虑,实现山都村“百花齐放春满园”的乡村振兴新局面。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要走好绿色发展之路,让良好生态资源变成经济发展动能,让人民群众端上“生态碗”,吃上“旅游饭”,关键在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在推动生态振兴上用心。山都村党支部书记裴荣桂介绍,近年来,山都村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上下一心,高擎生态发展“利剑”,依托石钟溪、两塔一土楼、裴氏文化等本地特色,不断发挥本土区域优势,深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动产业融城,大力发展生态研学旅游服务业,促推打造“研学基地+研学生态观光旅游”以及石钟溪休闲步道、艺术公园、休闲山庄等乡村特色景观。下一步,山都村将充分利用生态资源禀赋、旅游资源丰富,致力于对石钟溪研学点进行改造提升,围绕石钟溪、千年古树、宋元时代寺庙、土楼遗址、南北石塔、荔枝产业等特色资源,打造亲水平台、许愿池、卵石花塘等多种休闲景点,以打造“康养旅游目的地”为目标;“观光游览、农业体验、养生休闲”为市场主导,提升石钟溪的“颜值”和周边整体环境,形成溪边养眼、林中养肺、山上养神、村里养老的立体康养产业体系,推进农文旅与康养产业深度融合,实现振兴乡村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同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游客休憩等公共设施,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创建村游客服务中心,提升村旅游接待服务能力,及从业人员的整体服务水平,推动村旅游升级,提升村旅游品质。将山都村打造成为安溪绿色生态观光旅游的“御花园”。

产业兴则乡村兴,乡村产业振兴离不开村集体经济振兴。除了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在裴荣桂的大力倡导下,山都村还积极发展花生、荔枝、火龙果、百香果等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搭载“互联网+”的潮流便车,充分调动农民主动参与乡村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激发出全村的创新创业活力,增加村民收入。裴荣桂告诉记者:“未来的山都村将以山、林、溪为环境,以旅游和传统村落为载体,以农业为支撑,以休闲业为补充,以科技与教育为生命力,打造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活富足,生态、生产、生活和谐发展的中国现代化乡村的活力‘幸福小镇’。”

据了解,安溪湖头镇山都村位于安溪县湖头镇西南部五阆山下,村域面积13000亩,全村共有10个自然村,人口3502人,村民收入主要来自花生种植、米粉制作加工、光电企业上班等,2022年村民人均收入2.2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0.65万元。曾先后获评农业部“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福建省省级卫生村、福建省森林村庄、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022年第二批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泉州市“美丽乡村”、市级文明村、市级生态村、2022年第三批市级乡村振兴成效显著村等荣誉称号。2019年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福建省安溪县山都小流域上榜水利部2021年度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名单(全市唯一)。(朱淇齐 刘育铭)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贵州资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贵州资讯网 gz.cd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