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贵州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

一桥连通山林田湖 东莞长安打造“绿道之城”

“山水林田湖草花,亭台廊阁串莲湖。”随着绿道之城中连接莲花山、莲花湖绿道的莲珠桥启用,在工业重镇东莞市长安镇,一条涵盖北部山水的生态绿道闭环正式形成,11个主要景点串联起莲花山五大景区,一条生态长廊呈现在广大市民眼前。该长廊可供市民单程漫步3小时以上,健身观景两不误。莲珠桥为东莞长安镇“绿道之城”建设蓝图填上了一块重要拼图,长安镇各区块绿道加速连通,将在年底完成大埔塔山绿道、碧荷园等景观工程建设,并逐步向市民开放。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杨英杰

莲珠桥启用,莲花半山公园同步开放

近年来,长安镇深入实施“绿道之城”规划建设,依托现状山水资源,围绕“拨草现珠,串珠成链,多链成环,环环相扣,扣扣相通,通山达海”理念,全力打造集健康运动、休闲娱乐、观景休憩、文化展示、生态宜居的魅力品质之城。

“绿道之城”建设是继“治水”之后长安镇的又一项民生工程,按“通山达海”“山水环城”“平安彩廊”“近水亲园”四大工程建设,形成“一环六水八廊多节点”布局。按照成熟一段、整合实施一段、完善配套一段的方式,长安“绿道之城”计划分近、中、远期实施建设,镇域预计建成超150公里绿道。

今年4月至5月,长安镇深入开展“生态赋能 一起向未来”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在线上征集莲花山风景区相关景点命名3000多个。特别邀请东莞市文联、东莞市作家协会詹谷丰、胡磊等名家及作家协会会员游绿道,征集名称637个。

经过研究评审,最终确定莲花山风景区的五大景区,即莲花山郊野公园、莲花古寺、莲花半山公园、莲花湖绿道、碧荷园,并将莲花山风景区的11个景点命名为莲珠桥、莲安亭、揽月桥、莲华轩、莲湖阁、莲韵轩、碧桃山径、桃花亭、飞鹭台、悦山台、听风廊。

5月18日,长安镇举行绿道之城“莲珠桥”启用仪式,正式启用518米的莲珠桥,并对外开放518亩的莲花半山公园,这标志着长安“绿道之城”北部的山水游玩生态绿道闭环正式形成。

新启用的莲珠桥是连接莲花山、莲花湖绿道的栈桥,两侧护栏涂上了鲜亮的彩色,并挂着印有龙舟、粽子等图案的景观装饰,迎接即将到来的端午节。据介绍,莲珠桥是长安镇连通莲花湖、莲花山风景区的栈桥工程,市民游览至莲花湖后无须折返,通过该桥即可到达莲花山。

该桥以“莲珠”命名,寓意将莲花山、莲花湖绿道两颗“宝珠”串珠成链,并与省P2线霄边驿站入口的碧荷园遥相呼应、相得益彰,有着“珠联璧合 幸福美好”的美意。同时,契合了绿道之城24字理念,即“拨草现珠,串珠成链,多链成环,环环相扣,扣扣相通,通山达海”,与长安镇计划将景区打造为婚纱主题公园的远景高度融合。

“绿道之城”显成果,串联62.3公里绿道

目前,长安“绿道之城”建设阶段性成果突显,已串联62.3公里绿道,其中,东部共完成16.68公里绿道,串连起南部滨海湾海洋生态公园和北部涌头涌溪古庙;北部共完成29公里绿道,将莲花山、莲花湖、山水田园连成一体;另外还完成了西部上角铜鼓山和厦边蛇山绿道以及部分社区内部绿道。

通过绿道有机串联“山水林田湖海”生态要素,长安镇接通莲花山东麓滨湖景观、上角铜鼓山与厦边蛇山公园、茅洲河九大主题公园、门户节点等生态景观,实现300米见绿、500米到园、800米共享山水的目标,成为对接松山湖至滨海湾绿道的重要连接段和高品质景观段,与滨海湾“一廊三绿心”构成生态大绿环。

下一阶段长安镇将继续推动多个绿道项目完工,加快“绿道之城”建设。“现在主要有两个方案,一是大埔塔山绿道,还有一个是碧荷园景观项目,这两个项目争取在今年年底完工,可以让市民享受到更好的生态环境。”长安镇工程建设中心方案室副主管莫国平说。

碧荷园位于莲花湖莲花桥东面,设计碧道长约2750米,设有观景平台、栈桥,水塘内将种植荷花等。该景观工程建成后,向西接入已建成的莲花湖绿道,向东接入正在规划建设的滨海湾至松山湖碧道(长安段)。

大埔塔山绿道项目则位于莲花山西南侧、莲花水库西侧,计划新建登山绿道长约1.64公里,并连接原有的登山道,建成后将进一步丰富长安北部的山水游玩生态绿道网络。

长安莲花山东莞市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贵州资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贵州资讯网 gz.cd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